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经研所动态 -> 正文

利用产业转移促进“大北京”经济圈协作与发展

发布日期:2011-11-19  来源:   点击量:
戴宏伟
一、首都经济圈与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协作的差距
在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也得到了较快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首都经济圈等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并已成为推动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三大经济区中,相比较来看,首都经济圈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经济区内部地区间还远未实现深层次、实质性的经济合作与融合。笔者认为,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缺乏带动这一地区经济起飞与协作的龙头。一般来说,一个经济区域的形成必须具备几个基本要素,即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和经济网络。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来看,这两大区域都有一个或几个起带动作用的经济中心城市,如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广州为首形成了几个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地区以上海浦东为龙头城市,并围绕这些中心城市形成了专业分工合理、产业层次明显的次级经济区域。而在首都经济圈中,明显缺乏市场自发形成的经济中心或“龙头”城市,这是制约首都经济圈经济起飞的根本性因素。在京津冀经济区中,北京在经济规模、产业层次上都处于领先地位,理应成为这一地区的龙头或经济中心。但事实上北京并未起到龙头的作用。其原因主要与北京过去的产业发展定位有关。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北京在建国后50多年的经济建设中,逐步发展起来资源、能源消耗高的钢铁、石化等重化工业,并在北京市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些重化工业从根本上来说并不符合首都资源和环境特点,对资源供给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更为重要的是,这种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不但使北京市经济尤其是工业发展形成了“路径依赖”,为以后的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巨大困难;而且导致京津冀产业结构趋同和恶性竞争,如在相当一段时期中京津冀争资源(水资源、土地、矿产资源等)、争项目、争人才的现象屡见不鲜。如果在这一地区不能形成一、两个特色鲜明的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并以此为基础形成次级经济区域,首都经济圈的长远发展就无从谈起。二是地区间缺乏深层次产业分工与协作。区域经济协作主要包括三种形式:一是商品在地区间的流动,二是生产要素跨地区流动,三是产业在地区间的转移。其中,商品流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区协作的初级形式;生产要素流动开始涉及到地区间利用生产要素的互补性进行生产协作;产业转移是地区间协作的高级阶段,在这一阶段地区间通过产业转移实现产业合理分工与实质性、深层次协作。京津冀经济区中各省市间长期以来一直没有真正形成明显的产业梯度,产业分工不明确,产业结构趋同严重,相互间的竞争大于协作,导致地区间协作困难重重。随着北京、天津二市尤其是北京市城市功能的重新定位,京津冀之间的产业分工和产业梯度日趋明显,三方正在由竞争型关系向协作型关系转变,这一问题正逐步得到解决。
二、产业转移是“大北京”经济圈协作与发展的重点
在区域经济一体浪潮的推动下,近年来,京津冀逐步认识到只有加强协作、合理分工,其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北京市近年提出了“首都圈”和“大北京”的思路,将其与天津和河北北部地区的协作也纳入北京的发展规划;天津市也提出了一些战略性措施,甚至有专家提出将北京、天津两市合并,以实现京津在本质上的一体化;河北省早在1996年就提出了“两环开放带动战略”,有关方面也就如何发挥环京津优势、促进京津冀的经济协作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由于种种原因,京津冀的经济协作尚处于摸索阶段,总的来看尚有待实质性、整体性突破。从“大北京”经济圈来看,京津冀的协作基础是三省市之间在技术、产业上存在的梯度性以及生产要素赋存的互补性,产业转移将是京津冀进行深入合作的突破口。根据产业梯度转移规律,由于产业梯度的存在以及各地区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需要,产业在地区之间是梯次转移的,一个地区相对落后或不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可以转移到其他与该地区存在产业梯度的地区,成为其他地区相对先进或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产业,从而提高吸收方的产业结构层次与水平。地区间的产业转移使先进地区加快了产业升级,摆脱了产业包袱,从而可以轻装上阵,集中人力、物力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业;后进地区则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引进相对先进的产业与技术,以“后发优势”尽快提高产业层次与水平,从而实现产业转移方与被转移方的“双赢”。京津冀之间存在明显的产业结构梯度,并存在进行产业梯度转移的可能。首先,从京津冀的经济和技术发展程度来看,京津冀三省市在技术上存在梯度差距,并进而形成了产业的梯度差距,京津技术水平、产业结构水平都高于河北,并且都正面临着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需要向外转移一些不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由于京津与冀北地区在产业上的梯度差,京津冀在产业结构上具备了梯度转移的“天时”条件。其次,从京津冀的地理位置来看,京津冀地域相连,三地间的交易成本和生产要素结合成本低廉,可以大大降低产业结构的转移和调整成本,这就使京津冀具备了产业转移的“地利”条件。再次,从京津冀之间的经济联系来看,京津冀都是环渤海经济区的成员,在区域规划、产业政策等方面也会受到国家一定程度地支持,“大北京”经济圈把京津冀北地区都包括在内,京津对加强与河北经济合作有着内在的需求,河北也早就提出了以充分利用环渤海、环京津优势为目的的“两环开放带动战略”,京津冀对相互协作的共识使三方具备了相互合作的“人和”条件。最后,京津冀之间也存在明显的极化、扩散效应。总的来看,目前在京津冀经济区的发展中,还主要是京津的极化效应在起作用,其对河北这一经济腹地的扩散效应尚未完全发挥出来。资金、技术以至劳动力等要素还在不断向京津集中,而河北想从京津吸引资金、技术尤其是人才则遇到很大困难。这是因为生产要素流动的价格机制在起作用——京津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要素所获报酬也高。但京津的生产要素集聚在达到一定的合理经济规模后,也会出现“规模不经济”,之后扩散效应的出现是必然的。因此,京津冀的合作应该以三者在产业结构方面的梯度转移为重点,充分利用“大北京”经济区内生产要素的互补性、技术和产业的梯度性、要素和产业的梯度转移性,实现京津冀经济的共同发展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我们在对京津冀三次产业进行数量模型分析后得出结论:京津在第一产业上与河北相比处于劣势,第二产业对于京津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正在相对弱化,第三产业比重及其对GDP的贡献度却稳定上升,这与经济发展规律及京津城市经济的地位相符合。而河北在第一产业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第二产业对于河北GDP增长起着关键作用并将在长期内继续发挥重要作用,第三产业发展方兴未艾,但无论是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在产业技术层次上都与京津存在明显差距。因此京津冀之间在产业结构上不但存在梯度差距,也存在梯度转移的广阔空间。
三、向周边地区进行产业转移,也是发挥首都比较优势、优化北京产业结构的要求所谓“首都经济”,就是适合首都特点的经济,其实质是发展适合首都特点的产业结构。首都作为特大城市,其产业发展特点主要体现在:一是集聚了发展高层次产业结构所需要的人才、技术、信息和资金等先进生产要素,高级人才集中,在技术和产品创新方面处于前列,信息传递渠道便捷,资金较为充裕,具有发达、先进的制造业基础,具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条件;二是产业结构层次相对较高,对周围地区尤其是河北北部地区具有强大的经济幅射和带动功能,是环渤海经济区和“大北京”经济圈的经济中心;三是水资源严重短缺,人口数量巨大,作为基本生产要素的土地数量相对紧张,对环境和基础设施的压力日益增大,不宜发展高能耗、高污染、高耗水、大运输量的制造业;四是首都经济的特点使其对第三产业有着特殊的要求,需要有发达的服务业和完善的综合服务体系,交通、通讯设施先进,市场体系健全,生产要素市场发育水平较高。
首都经济的特点要求北京的产业结构应符合“立足首都、服务全国、走向世界”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首都自身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结构优化、布局合理、技术密集、高度开放、资源节约、环境洁净”的经济。但从北京市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总体状况来看,北京市目前的产业结构状况还并不完全符合首都经济的特点,并为以后的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巨大困难。一方面,它不但使北京的财政收入和工业总产值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重化工业的继续增长,从而给资源、环境带来重要影响;而且由此使这些产业的投入和发展形成了一种“惯性”,有可能挤占其他产业尤其是新兴产业的资金需求,并且“刹车”较难。另一方面,要实现产业结构转换、发展新兴产业,必须使这些重化工业转移出去或对其进行改造,否则就难以取得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资金、土地等资源,也不可能使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效果,而对其进行转移或改造的基础首先是降低这些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其比重的降低又不可避免地会对北京的就业、财政收入和产业结构调整产生重大影响,从而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的难度。但从根本上来看,无论北京产业结构调整存在多大困难,其调整成本有多高,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也势在必行,这是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和必然要求。要实现这一总体要求,逐步形成适应首都经济需要的、以高新技术为主导、资源节约、效益和素质较高的产业结构,就必须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结构水平的同时,加快向外转移不再适合首都比较优势的传统、落后产业。而向外进行产业转移的首选之地,应当属环抱京津的河北省尤其是河北北部地区。这是因为:从北京来看,向外转移部分传统产业必然要考虑转移成本,以及从这些产业分流出来的大批工人的安置问题,而由于河北北部地区与北京距离较近,向这些邻近地区转移部分传统产业的信息成本、运输成本、合作成本等较低,而且存在进行合资、合营以及安置工人就业的可能;从冀北地区来看,接收这些产业也有一定基础,如唐山具备钢铁工业、秦皇岛具备建材工业的基础,其接收这些产业的信息成本、运输成本、合作成本也较为低廉,更易取得“双赢”效益。因此,北京向外进行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结构应与“大北京”经济圈的发展和京津冀的经济协作结合起来,把自身的发展与周围地区的发展结合起来,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加快北京——冀北地区产业转移,优化北京产业结构
一般来说,地区进行产业升级的途径主要有三个:一是大力培育新兴产业,通过新兴产业的发展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培育新兴产业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一种主要途径,也是一种基本途径;二是改造传统产业,即利用先进、适用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三是进行产业转移,即通过转移、淘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的相对落后产业,形成新的产业结构层次。这三种途径并不是绝对孤立、毫无关系的,而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总的来说,培育新产业是进行产业转移的前提,只有培育出一批能替代传统产业的新产业,向外进行产业转移才具有了可能;改造传统产业是培育新产业的必要补充,也是产业转移前的必要环节;产业转移是前两种途径的必然结果,反过来又为培育新产业解除了包袱,从而可以节省出大量财力、物力、人力发展新兴产业,对改造成本较低、改造后能适应和发挥新的比较优势的产业进行改造。
从产业转移的角度来看,地区进行产业转移的基础是自身已形成了技术、效益、就业水平等都高于被转移产业的替代产业。因此笔者认为,目前北京进行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问题在于,一是尚未大批形成对传统产业起替代作用的新兴产业;二是没有成功转移出去部分已不再适应北京比较优势的产业。北京市进行产业转移,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必须从这两方面着手。具体来说,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进一步明确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产业发展方向。大力发展微电子、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和新医药、汽车等现代制造业,坚定不移地走“技术立市”、以高新技术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的路子,这既符合北京最基本的比较优势,也是首都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要求。
第二,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具体来说,一是要继续加快对外开放,努力吸引外资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拓宽与国外的技术交流渠道,构建高技术产业平台,促进与国外高新技术产业的对接,提高北京高新技术产业水平,使北京的高新术产业不仅达到国内、在不远的将来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二是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研机构面向市场,提高科技人才进行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三是进一步完善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营造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环境。四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大力促进民营高科技企业发展。
第三,加大传统产业改造力度。利用先进、适用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是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之一。对产业进行改造之前首先应确定该产业被改造后的市场发展前景,其判断标准是改造后是否能适应并发挥北京新的比较优势,如果不符合这一标准,就应果断下决心淘汰或转移;如果符合这一标准,则在明确该产业新的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对其技术、设备、生产工序等进行改造,而其淘汰的技术或设备,同样可视情况进行产业转移。首钢近年来的重新定位、改造就是典型的案例。
第四,加快进行产业转移。重点是把不再适应首都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到附近的河北北部的唐山、保定等地区。产业转移的短期目标,是将一些对北京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的钢铁等产业转移到唐山等地,解决首都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如首钢集团已在河北迁安建设新的200万吨钢铁生产基地,以实现近日关闭的首钢第一炼钢厂的生产能力转移。[i]产业转移的长期目标,是将部分冶金、化工、重型机械等产业转移到保定、秦皇岛等地,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具体来说,产业转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产业某一环节的转移,如将零部件生产或原材料初加工转移出去,而最终成品仍然留在原地组装;二是某一产业的核心部件仍在原地生产,而将少部分零配件及装配线外线转移出去;三是将该产业整体转移出去。北京市产业转移可根据各产业的不同情况,灵活进行,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五、对“大北京”经济圈产业转移的几点思考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促进“大北京”经济圈产业转移:
一、京津冀应根据三省市产业结构的梯度性和互补性实施产业的双向转移。从“大北京”经济圈总的产业梯度来看,京津在其中处于高梯度地位,河北相对处于低梯度地位,并存在由京津向河北进行产业转移的趋势。京津应利用这种产业梯度逐步向外转移一些自身已不存在明显优势的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或一些具有明显优势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现代工业。河北应充分利用北京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吸收先进技术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同时根据河北比较优势积极地、有选择地接收北京转移出的部分产业,并通过对这些产业进行吸收、改造、提高,达到提升产业结构层次的目的。河北迁安市积极与首钢集团携手,促成首钢迁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的建立,就是成功的案例。另外,河北北部地区还可以充分发挥自身在农业方面的比较优势,向京津提供畜牧、大棚蔬菜、果品、花卉等农产品以满足京津市场需求,向京津进行第一产业农产品转移。
二、突出京津冀各自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合理进行区域分工。京津冀应根据本地比较优势确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逐步形成区域特色经济,避免产业结构严重趋同与恶性竞争。产业结构趋同导致企业间和地区间竞争加剧、关系紧张、难于协作,不利于京津冀经济区的长期共同发展。因此京津冀必须真正把发展特色经济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基本原则,重点发展其他地方没有基础和优势的行业,以特色为基础形成明显的产业梯度和产业群体,带动“大北京”经济圈及其产业结构的健康发展。如北京把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新医药、光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天津把现代物流、金融等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努力建成北方商贸中心、金融中心以及现代化工业基地;河北则把绿色优质农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振兴装备制造业列为产业发展重点。这基本符合京津冀各自的比较优势,也是京津冀以特色为基础的产业合理定位。
三、从“大北京”整体城市体系布局的角度出发,合理构筑以京津为中心的城市群,把“大北京”经济圈建成一个大中小城市结合、空间布局与功能结构合理、产业分工协作的城市群体系。河北北部地区应积极承担北京疏解出的部分城市功能,带动冀北地区城市群、产业群的发展。要正确处理好产业群与城市群的关系,重点抓好京津保、京津唐、京津廊、京张承城市——产业群,结合“大北京”规划对这几个地区功能的划分及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根据本地优势培育重点产业或产业群,以产业群推动城市群,以城市群带动产业群,做到重点产业群和中小城市群的同步发展。河北省涿州市充分利用邻近北京的区位优势,积极与北京进行“产业对接”,取得了明显成效。
四、进一步消除地区经济封锁,加强“大北京”区域经济协作。在产业转移中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和政府的引导作用,建立京津冀政府间协商机制,推动跨地区产业转移与协作。
五、加快形成跨地区技术协作机制,促进科技人才和成果在“大北京”经济圈的跨地区流动,以科技流动促进产业转移,提高“大北京”经济圈整体产业层次与水平。
六、加快培育和发展京津冀生产要素市场,促进生产要素跨地区流动,以生产要素流动促进产业转移。京津可充分利用自身在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高平台,加快向周围地区的要素幅射,推动产业顺利转移;河北应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大力引进本省稀缺的资金、技术、信息和管理经验,利用京津先进、充裕的生产要素提升产业结构层次和水平。
七、充分发挥企业在产业梯度转移中的主体性作用,促进企业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融合与协作。企业是产业转移的主体,企业跨地区的协作、兼并、技术转移与生产分工是产业转移的多种实现形式。“大北京”经济圈有关方面也应采取措施,调动企业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的积极性。
八、统筹规划,推动“大北京”经济圈重大基础设施合作,共同开发利用,促进经济共同发展和产业梯度转移。要把“大北京”经济圈视为一个整体,在供水、供电、交通、通讯、能源、环保、防灾抗灾等基础设施方面统筹规划、加强合作,共同开发利用。
九、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大北京”经济圈产业转移与经济协作的基本原则。产业转移双方既不能为摆脱污染、减轻负担而盲目“甩包袱”,也不能不顾长远、只注重短期利益而“抢桃子”。产业转移和产业吸收都必须立足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考察,慎重决策,使产业转移发挥出“共羸”的带动效用,真正推动这一地区的协调发展。
(作者系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本文发表于《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年2月。
--------------------------------------------------------------------------------
[i] 据报道,这一钢铁生产基地将于2004年7月竣工投产。参见范海涛:《首钢第一炼钢厂关闭》,《北京青年报》2003年2月22日。
主要参考文献:
1. 李京文主编:《北京市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优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2. 景体华主编:《2002年:中国首都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3. 马野主编:《环渤海经济研究》,中国计划出版社1990年版。
4. 谭维克、高起详主编:《首都经济研究》,中国从事出版社1999年版。
5. 王辉、万新平主编:《环渤海经济圈:天津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6. 王力丁主编:《环渤海经济圈:北京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大北京”经济圈产业梯度转移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管理系博士生,河北经贸大学教授)